让我们的孩子不输给疾病
日期:2017/9/22 0:00:00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资料来源:本站发布者:宣传部时间:2017/09/22浏览量:次
近日,中国医院协会将“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品牌作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在其公众微信号上做专题推送。
全方位、多角度精准传播 创建医院口碑品牌
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在未来,让儿科医学着眼于未来。同济医院与媒体联合成立了“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学校开设以来,同济医院与媒体多次合作,集合报纸、微信、线下活动等全媒体强势传播,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不忘初心】让我们的孩子不输给疾病
同济医院儿科日平均住院患儿500多名,大多都是慢性病患儿,有的患儿甚至每月都需要住院治疗。患儿入院后会因生活习惯改变、疾病不确定感、家长的焦虑、治疗的不舒适而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害怕、生气、兴趣减少,学龄儿童更显得烦躁或情绪低落,与此同时患儿所需的正常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为了帮助患儿更加积极、坚强地克服病痛,也让患儿能够在治愈后更加顺畅地回归学校、回归社会。同济医院儿科携手媒体成立了“同济未来儿童学校”。教室设在病房,老师由武汉市十余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及多类行业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同济医院儿科主任担任校长,统筹志愿者给患儿授课,将知识带到患儿身边。在志愿者老师的陪伴下,患儿们可以一起读书、看电影、玩玩具;有患儿过生日时,还能一起参加生日会。学校收集患儿们的心愿,通过网络的方式呼吁社会帮助患儿逐一实现。学校开设以来,同济医院儿科与媒体多次合作,集合报纸、微信、线下活动等全媒体强势传播,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同济未来儿童学校以推进健康中国、提升行业美誉度、群众满意度、社会参与度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住院患儿,而是将学校品牌推向社会,医院所有涉及到儿童及青少年的宣传报道、科普宣教、公益项目等全部纳入到同济未来儿童学校的品牌中,全方位、多角度精准传播,扩大了品牌的知晓度、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
【播种耕耘】儿童节系列活动做孩子的圆梦天使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最难忘的日子。但是在同济医院的病房里,这群患儿却因为疾病住院将错过这个快乐节日。因病不能摘下的口罩,遮不住他们纯真的笑容;挂满病床的吊瓶,夺不走他们多彩的梦想,他们和健康孩子一样,有着五颜六色的心愿。多年来,同济医院儿科围绕“六一”这个核心,每年策划不同的主题活动。
2015年,联合中央电视台、武汉新闻广播、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共同主办“圆梦微心愿”活动,为来自农村家境贫困的患儿在病房演出儿童剧,实现双胞胎姐妹的舞蹈梦,给住院的留守儿童庆祝生日。
2016年,向社会征集爱好画画的小朋友,与住院患儿共同绘画一幅爱的明信片,绘画作品发布到微信,经网友评选,最终选出10幅作品进行呈现。并评选出本年度“绘画未来之星”,将照片刊登在同济未来儿童学校的照片墙上。
2017年,发起“丢”书活动,请大家伸出援手,把适合小朋友阅读的书籍送往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图书馆,活动发起一周,就收到捐赠的爱心图书500多本。同期还策划举行了“为爱朗读、为生命发声”我是小小朗读者活动,用朗读的方式感受医者的温暖、传递生命的温度、赋予患儿及家长战胜病魔的信心。
楚才作文竞赛组委会每年为同济医院儿科病房开设“爱心考场”,组织住院患儿参加比赛,迄今为止,已有100多位患儿分别获得竞赛1—3等奖,“六一”期间未来儿童学校为获奖患儿颁奖,让患儿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及成功的喜悦。
【发展壮大】 “同心课堂”向社会普及健康理念
本着“以爱自己的心爱孩子”为宗旨,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开设“同心课堂”系列课程,围绕儿童健康成长为话题展开,并在课堂中设置专家与孩子的互动,以实现“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帮助广大儿童赢得健康好未来。随后,持续通过“视频+纸媒”全媒体发布系列科普课程,配发新闻报道,让同济儿科专家走进千家万户中形成高粘度的互动。
1、打造《武汉儿童健康蓝皮书》公益之作
拒绝儿童护理伪知识,打造儿童护理新标杆。同济医院权威儿科专家携手武汉晚报周医见打造本地首部儿童健康蓝皮书,这也是针对“0到12岁儿童成长”的公益之作。 “蓝皮书”每月一期,全年12期,装订成册,同步发布电子版到微信上。“蓝皮书”让更多家长和老师学习到专业的儿童护理方式,为儿童护理提供科学、专业的知识,减少伪知识的伤害,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精细呵护,这也将是儿科医学科普全新标准和规范的建立。
2、“小个子”想有大作为,邀武网球星助力快乐成长
活动以《“小个子”想有大作为》为主题,以武汉网球公开赛事为契机,邀请国际球星与小学生们在儿科专家的指导下互动,现场将特别设置富有乐趣的游戏项目及网球教学动作,感受网球运动的激情和魅力,让运动助力孩子快乐成长。活动采用“视频+纸媒”全媒体立体化展示,全面介绍同济儿科的诊疗优势和发展现状等。活动之后通过“周医见”、报纸、微信(含武汉晚报官微及报社其他微信)等进行全媒体渠道覆盖,迅速产生辐射传播效应,为提升儿科专家的社会影响力提供巨大助力。
3、小“微课”,带你学习大“康复”
围绕青少年脊柱保护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展开小“微课”,带你学习大“康复”公益活动。同济康复科知名专家与青少年互动,对孩子们的脊柱健康进行讲解和筛查,以实现脊柱问题“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帮助广大青少年赢得健康好未来。话题从沉重的学业负担、过重的书包、不当的体位姿势、不良的睡眠习惯和不科学的寝具等都是导致青少年脊柱问题的重要原因发起话题讨论,并现场进行青少年形体测量和测评。
科普不仅是为人医者的责任,它更是一座桥梁,帮助医患双方了解彼此的状态。通过科普的传播,有利于构建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医学科普不是冷冰冰的文字,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医者的情怀。“同心课堂”系列科普向社会普及健康理念,实现医患有效沟通,强化了公众对儿童学校品牌的认同。
【继续前行】致力公益项目,树立品牌形象
1、一个都不能少救治西藏先心患儿
“爱心同济西藏行”关注西藏先心患儿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卫计委援建重点项目,同济医院专家团队远赴西藏山南市琼结、乃东、曲松、加查四县,为当地0~18岁少年儿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义诊。专家组对四县2016年度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中初筛可疑阳性的64例儿童进行了复查,确诊6名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分批次为患儿完成治疗。 2014年以来,同济医院已成功完成公益先心手术279例,今年已成功为47个先心患儿托起了生命阳光。
2、“我捐步,你捐书”公益健走为住院患儿捐出一座图书馆
读书最乐、行善最美,书途迥异、大爱同路。2016年11月5日,同济医院联合武汉晚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腾讯大楚网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举行健走公益活动,通过健走步数,折合成书籍数量,为住院患儿捐出一座医院里的图书馆。活动当天,同济医院1000名职工代表、100多名患者代表,包括感动中国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徒步8公里,每3000步折换一本爱心图书捐赠给因病住院的儿童,共为儿科病房的患儿筹集到 1000多册图书。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图书馆也于当天正式成立。
3、“同济春苗计划”慈善项目救助尿毒症患儿
2016年12月,腾讯大楚网和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2017年湖北十大公益项目”评选,同济医院儿科肾病专科与党委宣传部联合申请“同济春苗计划”获准立项,项目设立“湖北省慈善总会同济春苗儿童救助基金”,用于对同济医院住院贫困大病儿童予以救助。
4、“七彩梦”行动帮助听障患儿回归社会
我国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病率达6.04%,每年新增新生聋儿约3万人。大部分聋儿因耳聋影响了语言发育和身心发展并影响终身,导致重大社会问题。2010年起,同济医院耳鼻喉科就开始致力于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项目,是国家级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救助项目“七彩梦”计划和湖北省残联救助项目定点医院。通过多年的实践,同济医院已经形成了“医院—社区—家庭”的延伸护理模式。使听障儿童的听觉处于最佳状态,重返社会,和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
【持续创新】给品牌不断输入新的“故事”
同济未来儿童学校重视孩子健康同时,也关注孩子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希望走进孩子眼中的世界,分享缤纷的想象。2017年8月29日,同济未来儿童学校联合武汉若朴空间艺术中心、武汉市建委、武汉市文化局、法国驻中国总领事馆、武汉市少儿图书馆等单位举办了“2017武汉中外少儿创意月”走进同济活动。
活动特邀中外艺术家带着“我的设计帮助了你”的创意设计理念,帮助孩子思考自身与社会、环境、他人的关联,展现儿童的灵感天赋。今后,还将每月邀请一名艺术公益老师,为孩子们带来艺术公开课,为孩子们解密艺术,开启一扇艺术之窗,。
从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品牌的树立到向社会公众传播大健康教育的理念,同济未来儿童学校不断给品牌不断输入新的“故事”和内涵。用公益文化、艺术的方式来关爱特殊儿童群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体会“美”的力量,帮助孩子打好体格和人性的底子。通过这有创意的项目入驻,不断升华品牌的内涵,使品牌得到不断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7年5月,“同济未来儿童学校”宣传报道达390多篇,媒体涉及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健康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以及武汉本地媒体等。其中,2016年六一儿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学校的“爱心圆梦”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也得以提升,多位儿科医生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从医感悟,畅谈医学与人文的关系。2017年,新年伊始,同济儿科医生发起的倡议《叫出孩子的名字》被人民网转载,点击率十万加,感动无数人,让许多医生意识到温暖孩子心灵和药物同样重要。
让我们的孩子不输给疾病!同济未来儿童学校的医生志愿者们无比感慨,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地面对生活,让孩子们能够在治愈后以健全的心理回归学校,回归社会,“走进孩子们的心里,陪伴玩耍是最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