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的房颤,是脑卒中的“背后推手”
日期:2018/5/14 12:00:19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资料来源:本站发布者:心内科时间:2018/03/09浏览量:次
房颤患者超1000万,多数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悄无声息的房颤,是脑卒中的“背后推手”
50岁的老范,很注意养生,平时早睡早起,还坚持快走锻炼身体。这一天,刚刚午睡起来的老范,突然剧烈头痛、口角也歪斜,右半身不能活动。大惊失色呼叫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被确诊为脑卒中,立即做了溶栓治疗,最终化险为夷,暂时脱离了偏瘫的厄运。
身体一向很好的老范怎么会突然中风呢?一份心电图,找到了背后的元凶——心房颤动。
房颤,简称心房颤动。正常的心脏本来是有规律地跳动工作的。“颤”就是心房跳得不规律了,本来是需要心房、心室共同完成的任务,现在只能由心室独立完成。发生房颤的患者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可高达350次-600次,使得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导致心慌、气短、胸闷、眩晕、晕厥等症状,也有部分病人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毫无察觉。
在我国房颤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并且随着老龄化加剧,人群还在急剧增加。更由于我国房颤的早期诊断率和知晓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仅40%房颤病人知道自己有房颤。
房颤带来的“血栓”才是最可怕的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导致心房的无效收缩,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易形成心源性血栓。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脑部血管,造成脑梗死;同时,无效收缩可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影响有效循环血量,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新发中风约250万人,其中约100万是由房颤引起的。约20%的房颤患者会发生严重的致残性中风。
怎样发现自己是否患有房颤?
最简单的方法是学会摸脉搏,如果脉搏不整齐或者过快就要尽快做心电图检查了;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心慌、胸闷、心脏乱跳,也需要去医院做一次心电图检查。
对于中老年人群,建议应每年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有疑似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阵发性房颤和无症状性房颤。
对于脑梗塞病史的患者,也应积极查找是否存在房颤,应常规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
口服抗凝药可以减少中风发生
口服抗凝药其实可减少70%的中风发生。在发达国家,90%的房颤病人会接受医生指导下规范抗凝治疗。但在我国,由于抗凝药物的抗凝益处往往被低估而出血风险被夸大,以及房颤病人的长期管理和随访不足、长期治疗依从性较低等原因导致病人抗凝药的应用率不及30%。
介入治疗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射频消融术,通过该手段,微创2小时,初期房颤治愈率在70%以上。
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低盐低脂,良好的作息生活,加强体育锻炼。
规范诊疗,联合开展房颤中心建设
同济医院利用优势的学科资源,整合了同济神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等多个学科,并与协议的基层医院互动合作,形成区域协同的房颤管理平台,从房颤早期筛查、卒中精准预防、心律规范治疗、房颤综合管理等方面着手建设房颤中心,已期达到显著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治愈率,尤其是降低病人的中风风险和死亡率。
福 利
从即日起,同济医院将提供500个免费的房颤初筛和临床评估名额,为前来咨询就诊的病人明确房颤诊断和评估中风风险,并给予治疗建议,联系电话:13871249571。